1、人员成本问题。
以日本为例,在日本,一个三十岁的日本职员一个月的收入在30万日元(约2万人民币),与一台自动售货机的成本相差无几,如果雇佣一个售货员,相当于一年可以买12台自动售货机。由此可见,在日本,美国,欧洲这类发达国家中,自动售货机比当地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要划算的多。
2、产品类型问题。
在日本除了卖饮料,日本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商品从饭团、热乌冬面到内衣,多达6000多种。反观我国国内目前的状况,市场上的自动售货机种类还是比较单一的,饮料机,副食机,成人用品机居多,像国外比较新颖的先进的售货机种类在中国市场上可真是少之又少。
3、投币面值(这是硬伤)
在日本有500、100、50、10、5、1日元共六种面值的硬币,但在中国,如果你往售货机里投入20元纸币买一瓶3块钱的可乐,只能找你17枚1元硬币,试想一下兜里装着17枚硬币,多沉啊,那场面可想而知——非常崩溃, 兜里TM全是硬币。。。
对于中国的运营商而言,完成几笔这种交易,售货机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没零钱而停止服务——一台机器的硬币库存有限,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情况可能因为纸币太旧,售货机根本没办法识别。
4、治安管理
在日本,假如你破坏了一台售货机,呵呵,很快就会有警察叔叔找上门来,所以在日本的自动售货机保护的就相当好。在中国,机器遭受恶意破坏并不少见,而关于机器后期处理的事项(维修,保养等)就落在了运营商头上,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售货行业的硬性政策法规来保护相关运营商,所以这也是国内售货机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